散文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文學(xué)閱讀>散文

茫茫草地可行軍

來源:湖南日報 周乾德   時間 : 2020-07-31

 

分享到:

  2018年8月,我們一家人下火車,出成都,沿岷江北上,進入松潘縣境。見到松潘二字,腦海里自然蹦出“松潘大草地”,這不正是紅軍長征時走過的大草地嗎?

  小車再往前行,路旁一根粗粗的石柱上,懸掛著“七根火柴”雕塑圖案,這是部隊作家王愿堅同名小說中所描寫的當(dāng)年紅軍過草地的故事。前面就是若爾蓋縣,再往西南走就到了紅原縣城,也是我們預(yù)訂的住宿地。一進賓館,就有不少介紹紅軍過草地的資料和圖片。其實,紅軍長征到達這里時,還沒有紅原縣的建制。1960年才正式設(shè)置紅原縣,縣名還是由周恩來親自起的,他說名字表明這是紅軍走過的大草原。

  這片大草原有三個名字:一是松潘大草地,因為從唐朝起,這一帶都歸松洲(府)管轄;二叫日干喬大沼澤;三稱若爾蓋大草原。它是全國三大草原濕地之一,其范圍甚廣,面積達5.3萬平方公里。紅軍走過的草地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它包含現(xiàn)在的若爾蓋縣和紅原縣大部分區(qū)域,長約500公里,寬約300公里,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海拔3500米左右,統(tǒng)屬高原濕地。再具體點,這是一片泥質(zhì)沼澤地,地勢低洼,水流湍急,草甸下面積水淤塞、泥濘渾濁不堪,一旦陷入難以自拔。

  紅軍長征為什么必須北上過這片草地呢?

  1936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懋功后,26日在兩河口召開了政治局會議。會上,大家統(tǒng)一了思想,為了迅速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達成了北上草地行軍的共識。

  紅軍如何過草地?我搜集了幾個湖南籍將士過草地的故事。

  其一,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都是湖南人,又都年過半百,是紅軍長征“四老”中的“三老”。另一位老人是湖北人董必武。他們本已配給馬力同行,但都先后讓給了傷員或幫大家馱行李,自己拄著拐杖走。謝老因病折磨,身體虛弱,腿也走腫了。林老與謝老同行,宿營時,林老為他燒水洗腳。夜晚草地寒風(fēng)刺骨,他和徐老只蓋一條毛毯相互取暖,另一條讓給了戰(zhàn)友。過草地見小戰(zhàn)士無東西可吃了,謝老又將自己那點青稞分給年輕無糧的戰(zhàn)士。他說:“多一個人走完長征,干革命就多一分力量”。

  其二,周恩來長征期間由于過度操勞,身體一直不好,過草地前又患了瘧疾無法行走,只能坐擔(dān)架。長征時兼任紅軍干部團團長的陳賡和楊立三(時任工農(nóng)紅軍總兵站部部長)抬著周恩來走完草地。周恩來當(dāng)時就說:“將來我一定要抬一次立三同志,報答救命之恩。”1954年楊立三因病逝世,周恩來親自抬棺,踐行了諾言。

  其三,紅二方面軍副總司令蕭克夫人過草地時要分娩了,大人小孩都沒有什么營養(yǎng)補充??偹玖钯R龍想了想,用麻繩和針做了一個魚鉤,往水里一丟,不久竟然有魚上鉤。大家開玩笑地說:“這條魚是被紅軍精神感動了,自己來作貢獻!”

  其四,長征時任弼時任紅二軍政委。為了讓紅四方面軍一同北上,他同紅四方面軍一道三過草地。第二次過草地時沒有什么東西吃了,他和警衛(wèi)員曾吃過皮帶。用小刀切下其中一小段,先用火燒焦,然后用刀將皮帶屑刮下,和水一起煮著吃了。當(dāng)時他們還風(fēng)趣地說:“這是吃烘干牛肉”。

  其五,前面提到的楊立三與中央縱隊秘書長劉英,和我是小同鄉(xiāng),都是長沙縣金井人。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劉英任中紀委常委。1984年,一美國記者見到個子矮小、身材瘦弱的劉英,就問她:“是什么風(fēng)把你帶到陜北的?”劉英回答:“靠的是一股頑強精神,為理想奮斗而犧牲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即使一千里長征也是不可能的!”

  以上幾個小故事應(yīng)該可以回答紅軍將士是怎么走過草地的了!紅軍在茫茫草地大行軍的行動,就是對革命理想、信念、使命擔(dān)當(dāng)最好的注解和詮釋。

  第二天,我們驅(qū)車經(jīng)過這片大草地時,陽光明媚,沒見到沼澤和濕地,偶爾看到遠處隱隱約約有馬牛羊在吃草。據(jù)了解,上世紀50年代這里還是沼澤地,60年代搞了人工開溝排水,加上干旱,大多已變成了干沼澤。但不論草地怎么變化,紅軍長征精神將永存!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