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李躍龍 時間 : 2020-05-29
分享到:
本文作者與葉永烈夫婦合影
打開頭條,突然蹦出一則葉永烈先生去世的消息,不覺一怔,繼而確認是現(xiàn)實,心頭倍感性命之不永,凋零之無常,奈何?
葉先生是我們這個閱讀時代的標志性人物,說他啟發(fā)了千千萬萬少年一代勤奮學習、探索科學的精神,絕非虛言。他一生的著作超過了3千萬字,你可以不太喜歡他的名人傳記系列,但一定曾著迷于他的28卷上千萬字的科普全集中的某一個篇什,他是巨著《十萬個為什么》的第一作者,以一人之力竟寫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我們都確確實實受惠于他。
他發(fā)表的第一篇科普文章,與湖南有關
2017年5月,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中華文化四海行”大型活動交由湖南省承辦,葉先生應邀來湘講學。我因為籌辦會務與葉先生結識,得以點滴了解這位我40多年前心儀的老師與湖南的過從等人所未知的往事,可以作為歷史的補白。
葉先生由夫人陪同來湘,除講座上滔滔不絕外,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葉老師似話語不多,不屬特別健談之人,我們一問一答中不時能感到先生的靦腆,看他的書要勝過聽他的言。他是一位文字狂勝語言的大家,孔夫子“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說的就是葉先生這類人。他的夫人總是默默地陪護在旁,溫文爾雅,從不插話。老兩口夫唱婦隨,守望相牽,是我印象中雅集的一道風景。
因《十萬個為什么》,葉先生名聲傳遍大江南北。沒想到,他發(fā)表的第一篇科普文章,竟然與我們湖南有關。
1958年9月,北京大學化學系二年級的師生們南下,來到湖南邵陽縣整整工作了100天。原來,“大煉鋼鐵”中湖南缺少化驗員,鐵礦究竟含多少鐵,煤里頭含多少硫,要到長沙甚至有時要送到北京去化驗。后來周總理指示北大派一些老師和學生幫助湖南辦化驗員訓練班。在邵陽縣,年輕的葉永烈人生第一次走上講臺講授化學。他現(xiàn)在還精心保存著當年的北大“邵陽縣130小分隊”和湖南師范學院邵陽縣小分隊一起合編的教材。在邵陽縣,他以“縣化驗室葉永烈”的名義發(fā)表了人生第一篇科普文章,還把在邵陽撰寫的《寫在爐旁的幾頁日記》發(fā)表在《北大青年》1959年第一期上,署名“化學系鋼鐵兵團葉永烈”。葉先生說,1958年的湖南之行改變了他的命運,邵陽縣是他科普寫作道路的起點。
我特別查檢《邵陽縣志》,很遺憾,當年北大支持邵陽縣大煉鋼鐵的130小分隊事跡沒有記下一筆。 他是第一批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寫作的作家
葉永烈先生是多產的專業(yè)作家,他以“理工男”的專業(yè)履歷從事科普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也最為讀者所認同。我也認為他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以科普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但這并不是說他的名人傳記系列和其他創(chuàng)作不行,僅僅是相對先生的科普創(chuàng)作而言。人哪能在每個領域都是王者?葉先生人物傳記的某些刻板之處或者是臉譜化,主要出于時代的局限和本人謹慎穩(wěn)健性格及政治光譜。特別珍貴的是,他是第一批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寫作的作家,他能非常嫻熟地運用錄音、攝像、計算機和信息轉換技術從事創(chuàng)作,他采訪了很多方面的名人,錄了1000多盤錄音帶,近2000個小時。聽一位曾有意出版葉先生全集的老總在微信朋友圈中說,很憂心先生幾十年采訪的錄音帶消聲,我知道有大部分收藏品先生早已捐贈給了上海圖書館,這些凝聚了先生心血的珍貴音頻檔案是否已經轉換成數(shù)碼錄音,真的讓人揪心。
我認為,葉先生在名人系列中作的許多考證和研究是有深度的,也是可信的。葉先生的嚴謹,達到了一位歷史學家的專業(yè)水準。比如說梁實秋的生日、傅雷之死、錢學森關于糧食產量的論文等等,都是先生爬梳剔抉、鉤沉輯佚的優(yōu)秀力作,糾正了許多人云亦云的訛誤,還原了歷史的真相。
《十萬個為什么》引發(fā)的一件公案
因為長期研究洞庭湖的緣故,會議期間,我向葉先生求證了一個由《十萬個為什么》引發(fā)的一件公案。
1961年《十萬個為什么》出版,其中《為什么洞庭湖不再是我國第一大湖》一文宣稱:洞庭湖“每年縮小88.6平方千米,其中有的年份縮小的更多,竟達到245平方千米。它的面積在枯水期約有3100平方千米,而鄱陽湖在枯水期的面積則有3350平方千米;在洪水期,洞庭湖約有3900平方千米,鄱陽湖則有5050平方千米。”這是國內有關部門第一次提出洞庭湖由“五湖之首”降為第二大湖泊。這個說法在全國立即產生了巨大反響,有很多人感嘆滄桑巨變,也有一部分人至今不認同這個說法,還有十分嚴謹?shù)膶W者提出一系列數(shù)據(jù)論證洞庭湖仍然大于鄱陽湖。
我個人的看法傾向于:不宜以空泛的“大”作簡單的排名,對于天然湖泊的論證研究,特別是大江大湖,應以科學的數(shù)據(jù)和模型作支撐,湖泊是天然的水庫,它的面積、湖容、流域、水量乃至于其功能,都應該納入“大”的參照系數(shù)。
葉先生認同我這個觀點,說簡單化地排個名次沒有什么實際意義,關鍵要搞清楚人類活動對湖泊和自然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多大的影響。“你排不排名,洞庭湖還是洞庭湖,鄱陽湖還是鄱陽湖。”他的這句風趣話我至今記憶猶新。
四海行活動結束后,我參加省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以“新型江湖關系的構建和展望”為題,與網友交流。我介紹了葉永烈先生的觀點,也談了我的認識和看法,得到輿論的廣泛認可。
葉先生走了,這位一生動筆不輟、著作過身的勤奮作家停止了寫作。他從小學語文成績不及格到成為北大天之驕子的故事還會有人賡續(xù)嗎?還會不斷有“理工男”成為大作家嗎?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還有哪位讀書人會把自家的泳池改裝成藏書室,為我們這個時代留下更多的書香逸事嗎?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