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王力 時間 : 2016-11-04
分享到:
我們先講近體詩,后講古體詩,這是因為徹底了了解了近體詩之 后,纔能更好地了解古體詩。第一,古體詩既然是以不受近體詩格律 的束縛為其特征的,我們就必須先知道近體詩的格律是甚么,然后能 知道甚么是古體詩。第二,自從有了律詩以后,古體詩也不能不受律 詩的影響,所以要先了解律詩,然后能知道古體詩所受律詩的影響是 甚么。
在這一節(jié)里,我們先談律詩的韻。
古人寫律詩,是嚴(yán)格地依照韻書來押韻的。韻書的歷史,這里用 不著詳細(xì)敘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閱的《詩韻集成》、《詩韻合璧》 等韻書,不但可以說明清代律詩的押韻,而且可以說明唐宋律的用韻。一般人所謂"詩韻",也就是指這個來說的[5].
詩韻共有106 個韻:平聲30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6] ,所以我們在這一節(jié)里只談平聲韻;至于仄聲韻,留待下文講古體詩時再行討論。
在韻書里,平聲分為上平聲、下平聲。平聲字多,所以分為兩卷, 等于說平聲上卷,平聲下卷,沒有別的意思。
上平聲15韻:
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 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聲15韻:
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 覃十三鹽十五咸
東冬等字都只是韻的代表字,它們只表示韻母的種類。至于東冬 這兩個韻(以及其它相近似的韻)在讀音上有甚么分別,現(xiàn)在我們不 需要追究它。我們只須知道:它們在最初的時候可能是有區(qū)別的。后 來混而為一了,但是古代詩人們依照韻書,在寫律詩時還不能把它們 混用。起初是限于功令,在科舉應(yīng)試的時候不能不遵守它;后來成為 風(fēng)氣,平常寫律詩的時候也遵守它了。在《紅樓夢》里,有這樣一段 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寫一首詠月的律詩,指定用寒韻。香菱正在挖心 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的時候,探春隔窗笑說道:"菱姑娘,你 閑閑吧。"香菱怔怔答道:"閑字是十五刪的,錯了韻了。"這一段 故事可以說明近體詩用韻的嚴(yán)格。
韻有寬有窄:字?jǐn)?shù)多的叫寬韻,字?jǐn)?shù)少的叫窄韻。寬韻如支韻、 真韻、先韻、陽韻、庚韻、尤韻等,窄韻如江韻、佳韻、肴韻、覃韻、 鹽韻、咸韻等。窄韻的律詩是比較少見的。有些韻,如微韻、刪韻、 侵韻,字?jǐn)?shù)雖不多,但是比較合用,詩人們也很喜歡它們。
現(xiàn)在我們舉出幾首律詩為例[7]:
送魏大將軍(一東) [唐]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fù)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欠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喜見外弟又言別(二冬) 李益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籌筆驛(六魚) [唐]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fēng)云常為護(hù)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管樂有才元不忝,關(guān)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里經(jīng)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
終南山(七虞)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峯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外宿,隔水問樵夫。
錢塘湖春行(八齊)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纔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月夜憶舍弟(八庾)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送趙都督赴代州(九青) 王維
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8].豈學(xué)書生輩,窗間老一經(jīng)!
詠煤炭(十二侵) [明]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五律第一句,多數(shù)是不押韻的;七律第一句,多數(shù)是押韻的。由 于第一句押韻與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韻腳也可以不太嚴(yán)格,用 鄰近的韻也行。這種首句用韻的風(fēng)氣到晚唐纔相當(dāng)普遍,宋代更成為 有意識的時尚?,F(xiàn)在試舉兩個例子: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山園小梅 [宋]林逋
≈詵家÷潿貍彥季》縝橄蛐≡?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這兩首詩用的都是十三元韻,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韻腳卻用 了十二文韻的"紛"字,林逋《山園小梅》第一句韻腳卻用了一先韻 的"妍"字。這種首句用鄰韻的情況,在王維、李白、杜甫等盛唐詩人的律詩里是少見的[9].
以上所述律詩用韻的嚴(yán)格性,只是為了說明古代的律詩。今天我 們?nèi)绻矊懧稍?,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詩韻。不但首句用鄰韻,就是?他的韻腳用鄰韻,只要朗誦起來諧和,都是可以的。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