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 羅昕 時間 : 2024-04-02
分享到:
3月28日凌晨1時,《巨流河》作者齊邦媛去世,享年100歲。她曾以逾八十高齡歷時四年寫作完成《巨流河》,其以縝密通透的筆力,從長城外的“巨流河”開始,到臺灣南端恒春的“啞口?!苯Y束,記述了縱貫百年、橫跨兩岸的大時代的變遷。而齊邦媛的一生,也正是整個二十世紀顛沛流離的縮影。
齊邦媛(圖源 “三聯(lián)書店三聯(lián)書情”公眾號)
“在我心里,齊先生是當代真正的文學大家?!敝袊_灣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黃文倩如是說。
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尤其敬佩齊先生很早就慧眼獨具地進行許多臺灣文學的英譯工作,讓世界得以看見與理解臺灣。同時,齊先生的文學評論視野恢宏,以中外古今會通的眼界,廣泛地評點過諸多兩岸現當代文學作品,討論過的作家亦不分省籍族群,主要以文學水平為鑒賞標準,下筆知性感性直覺融合,一如齊先生曾引用王嗣奭評杜甫的《無家別》:“目擊成詩,遂下千年之淚”的共情。
“在目前各種文學‘主義’、理論先行當道的時代,齊先生的現當代文學的評點,亦是兩岸現當代文學史的重大貢獻?!?/p>
談及《巨流河》,黃文倩更直言“很難以幾句話來概括此書的成就”,這本書橫跨百年歷史,情感精純且沉郁厚重,前半部回憶大陸時期所遭逢的戰(zhàn)爭與離散,后半部紀錄了她抵臺后,曾參與的各種文學事業(yè)。
黃文倩曾在2022年的一篇論文初稿中分析《巨流河》的一些關鍵價值:“它雖然在大歷史敘事與選擇上,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但在最能發(fā)揮的家族史與個人生命史的書寫上,我們能夠充分讀出她對許多‘民國’前輩的敬意與尊重 ; 對老師與朋友的憐惜與扶持。它以文學的感性,證明了人世間有些親情、博愛與友愛,可以一生相隨; 它重構、理解悲劇卻不耽溺,承受戰(zhàn)爭災難與歷史創(chuàng)傷,亦始終能保留生命中活潑、生動的審美余裕,以一己的勤奮與天分,還原文學的無功利之美與善的水平?!?/p>
比如,書里寫到她的老師吳宓對她的創(chuàng)造性地開示:“佛曰愛如一炬之火,萬火引之,其火如故?!?/p>
“事實上佛典中恐怕并沒有這樣的原話與觀念,這是吳宓專門用來勉勵那時還很年輕的齊先生,如果說理念、信念作為一種精神力量,關鍵不見得在于‘真’,而在于 ‘信’。在戰(zhàn)爭、災難后離開大陸赴臺灣工作、任教的齊先生,確實因為相信此道,得以在重大歷史創(chuàng)傷下,仍堅持了她一生為兩岸人民及文學事業(yè)的博愛理想?!?/p>
黃文倩常想,在高度后現代與解構的時代,還能夠有所謂的“大家”嗎?甚至“大家”也是可以被“建構”的。
但她認為齊先生確實已然是“大家”,“因為她在《巨流河》中體現了一種非比尋常,從自身命運延伸至人類困境的深刻洞識與悲憫情懷,一如二戰(zhàn)后猶太人、日本人都有不少對自身歷史與創(chuàng)傷的反省,齊先生認為自己也應該要為二十世紀中國人的戰(zhàn)爭與流離失所,留下一種見證與紀錄?!?/p>
同時還更令黃文倩印象深刻的是,齊先生在回應陳書娣的訪談《八十歲仍心靈未老》中,再度援引自己喜歡的西方史詩《伊尼亞斯逃亡記》來感懷身世:“它用生動翔實的文字寫特洛城毀于大火之后,一批移民奮戰(zhàn),阻擋一切艱困,后到達命中注定的泰伯河,建立羅馬帝國的基業(yè)。那種心中有目標的英雄氣魄才是真正的王者態(tài)度,文學不能重建城邦,但是它安慰,甚至鼓勵,用各種方式重建自己一片天的有志氣的人?!?/p>
“總的來說,我認為一個真正的文學‘大家’正如齊先生般:從個人走向眾生、從有我邁向無我之境、從一己之情到不執(zhí)著于情、從友愛到博愛。她將爭取到的‘晚期’時間,都用于奉獻給她與我們的文學事業(yè),讓我們得以在新世紀初,終究仍深刻被感與悟,偶開天眼,并且明白雖不能至,但我們的心再一次有了對真、善、美的愿力與愿望。”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