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毛澤東文學院>文化研究

憐愛、理解與尊重的生動體現(xiàn)——賀曉彤兒童小說集《永遠的蓓蕾》剖析

來源:   時間 : 2016-09-06

 

分享到:

  賀曉彤耕耘于文學創(chuàng)作20多年,先后發(fā)表并出版長、中、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電視劇本等多個品種作品,20余次獲得省級以上優(yōu)秀作品獎,5次獲得國家文學大獎。她的作品雖然不少是面向成人的,但也有相當部分面向兒童。對面向兒童的作品,賀曉彤從不馬虎,寫得十分認真、投入,從短篇集《永遠的蓓蕾》中就可見她很是鐘情于兒童小說創(chuàng)作,一篇篇作品都體現(xiàn)了她對孩子濃濃的憐愛之情,以及對孩子的充分理解與尊重。

  一

  作家表現(xiàn)對孩子的憐愛、理解與尊重,很多是通過兒童形象的描寫流露出來的。

  在《永遠的蓓蕾》中,作家一開始就申明她是“為一位極普通的中學生作文紀念她”,可“一日不寫出這篇文字心里就一日不得安寧”。是什么使作家對這位中學生如此牽掛呢?是因為這位中學生李迅才十四歲,正是青春年少,花朵年華,而且聰明過人,成績出類拔萃,又能歌善舞,就這樣一個有著鮮活生命、有著長長的未來、有著美好發(fā)展前途的孩子,卻一下子得了絕癥,這難道不是極為值得憐惜嗎?另方面作家格外佩服的是,小小年紀的李迅與疾病作斗爭的頑強毅力。作品濃墨重彩地寫了她雖然腰上、臂上、手上、腿上留下成千上百個針眼,尤其多次忍受腰穿注射的劇烈疼痛,沒有哭過一聲,但厄運仍然降臨,她最終離開人世。這樣一個有著強烈求生欲、能接受如此磨難的孩子,她實在不應該離開人世啊!作家就是通過這一普通人物的遭遇,如泣如訴地寫出了對孩子發(fā)自內心的憐憫之情和濃烈的頌揚之情。

  在表現(xiàn)對孩子的理解與尊重方面,如《新伙伴》寫農(nóng)村孩子毛狗如何渴望上學而不能,只得在自家的門板上用燒過的柴炭學會寫字;他和就要回城的金娃告別時,在自畫像的肚子上寫著“我上學了”,以此當禮物送給金娃,作品由此把毛狗的心愿表達得十分強烈,也明顯流露出作家對貧困孩子的理解與同情。

  《燦燦的擔憂》表現(xiàn)燦燦面對爸爸媽媽存在的離婚危機,那份疑惑,那份擔憂,那份恐慌,寫得十分曲折、細膩、生動,顯然顯示出作家對這類孩子能設身處地替他們著想,對他們給予極大的同情,它給讀者帶來的感染力是很強的。

  《葉綠素夾心糖》表現(xiàn)長輩的特權思想對孩子的影響,作家注意把握分寸,使唐佳新炫耀爸爸的特權帶著孩子的稚氣,而且寫出了他在得知不靠爸爸牌子的肖珠,她的爸爸其實比自己爸爸職位更高時,作家描寫唐佳新的尷尬心態(tài)與舉止,都流露出對一個孩子的嚴要求與寬容之心的結合。

  二

  憐愛、理解和尊重,除了直接通過對孩子的描寫表現(xiàn)出來,作家還善于將孩子與大人的心態(tài)、行為進行對比,旗幟鮮明地站在孩子一邊,顯示、批評了大人的世俗觀念、自私心理,以及對孩子的漠視,充分展現(xiàn)著、肯定著孩子的天真、純樸、忠誠與善良。

  在《美麗的丑小鴨》中描寫久住農(nóng)村的小丫,回到城里的爸爸媽媽家,和媽媽在許多方面較著勁,就寫得非常精彩。媽媽換下她身上“土里土氣的破衣服”,小丫死死抱著就是不松手;媽媽賣掉一堆爛鞋,小丫硬把鞋抱回不讓賣;媽媽說:“我小丫長大了一定很漂亮”,小丫卻回答:“我爺爺說啦,臉蛋漂亮,長不出大米來”;媽媽認為吃飯時掉幾粒飯不算什么,小丫卻回答:爺爺說的“一粒飯一滴汗呢”等等,后來發(fā)展到小丫真正惹惱了媽媽,媽媽找爸爸一頓吵鬧,還砸了許多東西,甚至要砸小丫的大瓷娃娃,作品在此時讓小丫大哭著說:“媽媽,別打東西呀,打我吧,打死我吧!奶奶呀,我要奶奶,嗚……嗚……”這場風波最后總算以媽媽的醒悟平息下來。作品通過孩子與大人的激烈沖突,越是讓大人的蠻橫與孩子的執(zhí)著形成強烈反差,越能促使人們同情弱者、理解弱者,認為有必要對弱者給予尊重。

  另外,在《小宇和他的小白貓》中,作品一是將小宇對小貓的態(tài)度與爸爸對小貓的態(tài)度形成對比:小宇和小貓難舍難分,連晚上睡覺都在一個被窩里,而爸爸見了小貓就像觸了電,動不動就說要把他扔掉、送走;二是將爸爸愛兒子,和兒子玩“子騎父當馬,父愿子成龍”的游戲,與小宇也把小貓馭在背上,唱著“子騎父當馬,父愿子成龍”兩兩相對;三是將小宇愛貓,一有時間就和貓玩在一起,與爸爸愛鴿子,一有時間就去侍侯鴿子形成對照;最后作品描寫爸爸在不和小宇商量的情況下,竟偷偷把貓扔了,由此激起小宇的瘋狂報復,也去用水淹爸爸的鴿子,從而使矛盾發(fā)展到高峰。后來由于水打滑,小宇從三樓摔下,爸爸在醫(yī)院看到不省人事的小宇,這時作品寫父親發(fā)瘋似地狂笑說:我的兒子會好的,我還要和他玩“子騎父當馬,父愿子成龍”的游戲哩。這“子騎父當馬,父愿子成龍”在此又與前面說過的同樣的話形成對照……作品就是通過這類戲劇性的處理方式告誡大人,孩子是需要理解與平等相待的,他們的愛好也是需要尊重的,他們是不好惹的,忽略、怠慢或與他們對著來,是要考慮后果的。

  在《雪地上,站著一個小女孩》是將女孩華英對明星的崇拜、熱情,與明星的高傲、冷漠形成對照,由此使華英的純樸與執(zhí)著發(fā)射出美的光彩,令人憐愛不已??傊?,孩子與大人的對比在賀曉彤的作品中所起的作用是對大人的批評,對孩子的肯定,是彰顯孩子天性美的特殊方式,是抒寫作家對孩子忠誠關愛、理解與尊重的有效手段。

  三

  憐愛、理解和尊重,在賀曉彤的作品中還通過許多精彩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

  如《小宇和他的小白貓》不僅通過許多細節(jié)直接表現(xiàn)小宇和爸爸對小白貓兩種絕然不同的態(tài)度,還通過一些細節(jié)用小白貓對小宇和爸爸的不同反應來反襯小宇和爸爸的態(tài)度。如“小宇早上去上學,小白貓總是做出依依不舍的樣子,喵嗚喵嗚地叫換著跟到門口,非得讓小主人摸摸他的‘金項鏈’才肯回到里屋去;小主人放學回來它會高興地豎起尾巴,在屋子里蹦跳一番,又在小宇腿邊蹭來蹭去的。” “可是,小白從來不攏爸爸的邊,偶爾從爸爸面前走過,那尾巴也拖拉著,目光怯怯地望著爸爸,好像提防著隨時挨揍。”小白如此依戀小宇,對爸爸卻如此害怕,這當然是因為兩個主人的不同態(tài)度所致,一個喜愛、心疼它,一個討厭、仇視它。兩種態(tài)度在它心里刻下深深的烙印,它才有如此反應。因此這里的細節(jié)所收到的反襯效果極佳。

  還有像《上帝的兒子——說給山格的故事》寫年輕的母親住在又破又舊的小屋里,夜晚下雨時小屋有十幾處漏水,鋪蓋濕了,母親只得起床卷縮坐著,正當心里一陣凄苦,誰知這時母親突然聽到兒子咯咯地樂出聲來,作品寫:“媽媽仔細察看你(兒子)的神情方知你在聽滿屋子的漏水聲。兒子,你那欣喜的表情使得媽媽也受感染跟著你欣喜起來。聽聽,這滿屋滴答滴答的水響聲有脆的有鈍的有細的有粗的從各種盆子鍋碗中發(fā)出來,簡直就是一支生動的交響樂呢!唔,兒子,難怪你高興你樂你把這漏水聲當成交響樂欣賞了是嗎?”這兒的細節(jié)仍然是用反襯的手法來寫的,母親的一陣凄苦與兒子咯咯的笑聲、使大人受罪的漏水聲與讓兒子欣喜的交響樂,兩兩構成反襯,從而將母親的憐愛欣慰,表現(xiàn)得感人肺腑。這樣的描寫無疑是來自生活,或來自作家的切身體會!

  另外像《稀奇古怪的大人》寫作品中的我猜測劉叔叔和毛叔叔對待姑姑的態(tài)度,前面的情節(jié)可見劉叔叔和姑姑走得近,毛叔叔和姑姑比較疏遠,但在姑姑因公被燙傷時,作品寫沖在前面的是劉叔叔,可他是“繞過那一片紅鐵”跑去的,而毛叔叔“竟大步大步從紅鐵上走過去,沖到姑姑身邊,抱起姑姑就往外跑”。這“繞過紅鐵”和“從紅鐵上走過”在細節(jié)上可是大有區(qū)別啊。還如姑姑被燙成爛疤臉,作品又寫過去老來姑姑家的劉叔叔,如今“只去醫(yī)院一次”,而且“是夾在好多人里”去的,現(xiàn)在“來得最多的要算毛叔叔了”,毛叔叔說:臉上“有些疤子像花一樣美”哩。這里的細節(jié)描寫又是截然不同的!作品就是通過這類細節(jié)顯示著兩種不同的思想境界,兩種對待姑姑的態(tài)度,它明顯地提醒小朋友,可得學會識別精神境界的高低,學會識別真情與假意呵。

  四

  憐愛、理解與尊重還表現(xiàn)在對形成孩子心態(tài)、行為的環(huán)境或背景的適當揭示上。

  《雪地上,站著一個小女孩》作品將事件的發(fā)生不是放在大都市,而是放在小縣城里,由于華英生活在小縣城,本來年幼的她就更是沒有見過大世面,對省歌舞團的歌唱演員帥阿姨才能如此崇拜;由于生活在小縣城,華英才能對帥阿姨只吃一小口、順便肯定了一句的紅薯牢記在心,竟精心挑選、烤熟當禮物送給帥阿姨。而從省城來的帥阿姨,由于是到一個小縣城演出,對這兒的觀眾、何況還是一個孩子的華英,自然沒有看在眼里;由于是到一個小縣城,帥阿姨盡管并不討厭吃紅薯,但紅薯出自一個帶點農(nóng)村氣息的孩子手中,帥阿姨自然有點唯恐躲之不及。環(huán)境與孩子的遭遇結合得恰到好處,作品流露的對孩子的理解與同情也就越發(fā)顯得真實,并使人易于接受。

  又如《燦燦的擔憂》,為了說明燦燦的擔驚受怕是情有可原的,作家設置了爸爸媽媽已經(jīng)離婚的敏敏,由于判給了爸爸,見到好久不見的媽媽,如何把媽媽給的洋娃娃和糖袋全丟地上,死勁抱住媽媽的大腿哇哇地哭著:“不,我要跟媽媽,媽媽!”由此自然引起燦燦對自己爸爸媽媽的一幕幕聯(lián)想,使年幼的燦燦終于預感到自己爸爸媽媽離婚危機的來臨,她不能不犯愁,不能不心慌??梢?,以敏敏作為參照物,對于燦燦的心態(tài)形成是很重要的,同時也就將作家對孩子的理解與同情讓人信服地寓于情節(jié)之中了。

  又如寫毛狗渴望上學,作品告知讀者毛狗已經(jīng)九歲了,同年齡的金娃都上三年級了,他還要等到弟弟能帶妹妹了,當哥哥的才能去上學。毛狗就是自己學著寫字,也沒有紙筆,媽媽答應等花雞婆下蛋賣了錢,才能給他去買。這樣的揭示雖筆墨不多,卻使人物和環(huán)境融為一體,大大增強了人物的真實感。

  五

  憐愛、理解與尊重還有的是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直接進行訴說。

  《上帝的兒子——說給山格的故事》就是以母親的身份向兒子講述生兒育兒的過程,以此抒發(fā)對兒子濃濃的母愛。當兒子一聲啼哭來到世上,作品借兒子口吻寫道:“我來了我來了媽媽你的親骨肉你的山格兒子誕生了,親愛的媽媽你從此不再舉目無親不再孤凄不再憂哭我們今后的日子充滿生氣充滿陽光。”剛出生的兒子當然不可能開口說話,這話語顯然生動地道出了年輕的母親面對剛出生的兒子,一下增添的那份驚喜,那份期望,那種落在心里沉甸甸的感覺,表現(xiàn)得是流暢自如的。當兒子稍稍長大,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母親看到孩子的憨態(tài),聽到孩子的笑聲,作品寫:“一天的疲勞就全部消失原本像要散架的身子立即又精力充沛抱著你在小屋里直蹦跳,還口口聲聲喚著寶貝心肝山格崽崽你是媽媽的快樂媽媽的安慰媽媽的溫暖媽媽的精神媽媽的力氣媽媽的一切的一切。”如果說前面抒發(fā)的只是母親的最初的感受和希翼,那么現(xiàn)在這一連串的金子般震地作響的心聲,這一連串掏盡心窩里最有激情的話語,所道出的就是實實在在融入自己生活的感受,就是切切實實交織著心血和溫暖的切身體驗。孩子稍諳事理,送幼兒園時,孩子想哭,又怕媽媽傷心,竟能背著媽媽抽泣,母親得知孩子如此懂得感情,首先是被兒子感動了,同時又“覺得些許不安”,此時,作品抒寫:“兒子,你還是懵懂一點的好你還不明白人的生活多么需要糊涂啊!”對兒子那種捧在手里怕化了,放開雙手怕摔了的拳拳之心、舔犢之情表現(xiàn)得又是多么活靈活現(xiàn)!總之,作品將直抒情意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密切結合,使抒發(fā)對孩子的憐愛之情,一方面成為情節(jié)推動所致的必然趨勢,一方面又成為進一步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感情動力,從而出色地完成了作家的創(chuàng)作心愿。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